为一个人逛一座城萧友梅近现代音乐教育巨匠

时间:2024-05-01 14:22:10    来源:来源: 东方网     阅读量:15644次    

萧友梅,字思鹤,又名雪明,广东香山人,近代专业音乐教育的开拓者,作曲家、音乐理论家。萧友梅一生作有声乐、器乐作品近百首,音乐著述七十余种。从1927年在陶尔斐斯路56号(今南昌路)创办国立音乐院起,萧友梅数度跟随学校在沪辗转迁移。

二十年留学生涯

萧友梅1884年出生于香山县石岐兴宁里的殷实之家,5岁时随父亲从香山移居澳门。萧友梅8岁时,孙中山在澳门设馆行医,与萧家近邻,因乡谊常有往来。孙中山长萧友梅18岁,两人由此成为忘年之交。

1901年,萧友梅赴日本留学,他先在东京高等师范附中学习,1904年到东京音乐学校修声乐及钢琴两科。两年之后,他考取了广东省官费留学生名额,进入东京帝国大学哲学科,专攻教育学,3年后毕业。1912年,回国不到3年的萧友梅又作为公派生,赴德国入莱比锡国立大学攻读哲学与教育,同时进入莱比锡音乐院学攻读理论与作曲。1920年3月底,萧友梅学成归国。近二十年时间,从日本到德国,他学习了钢琴、声乐、理论、作曲、指挥等近代西方音乐的专业学科,成为近代中国首位系统掌握西方音乐理论、技能的人,也是首位在国外获得博士学位的音乐家。

回到北京之后,萧友梅随家人住在博学胡同。因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的赏识,他先后担任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导师、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教务主任等职。他在北大音乐研究会讲授和声学的时候,据说最多时有近千人慕名听课。萧友梅主张“借鉴西乐,改造旧乐,创造新乐”,他组建了中国首支管弦乐队,演奏世界名曲,为大众开启西方音乐殿堂的大门。

创办国立音乐院

图说:上海音乐学院校舍? 新民晚报记者?金 晶 摄

1927年秋,在蔡元培的支持下,萧友梅来到上海,筹建了我国第一所独立建制的高等专业音乐教育学府——国立音乐院。蔡元培担任院长,萧友梅被聘为教授兼教务主任,院址设在原陶尔斐斯路(今南昌路)56号。学校在一个小弄堂内,萧先生同大家挤住在一起,每天穿着一套旧西装上下班。此后,蔡元培因公务繁忙,任命萧友梅为代院长,次年又聘任萧为院长。除了担任行政职务,萧友梅也教授理论作曲方面的课程。1938年,他创设“国乐概论”的专业课,讲授“旧乐沿革”(即中国古代音乐史)和“朗诵法” (即汉语音韵学)。

音乐院创办以后,因经费短缺经常不能按时交纳房租,萧友梅不得不多次带领全校师生辗转搬家。1928年2月,迁到霞飞路的两座洋房,八月又迁至毕勋路(今汾阳路)。1929年,国立音乐学院改名为国立音乐专科学校,萧友梅任校长。由于学生人数增加,音专1931年又迁往辣斐德路(今复兴中路)。萧友梅后来在江湾筹建新校舍,1935年新校舍(现民京路918号)建成。然而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后,音专校舍遭到轰炸。萧友梅又带着师生于1937年10月迁到马斯南路(今思南路)。到1939年9月,音专再迁公共租界爱文义路(今北京西路)的一幢残破的楼房中。在艰苦危险的环境中,音专一直没有停止教学。

萧友梅早年患有肺结核病,1940年隆冬,积劳成疾的萧友梅因病逝世。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热门资讯
推荐图文
文章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本站所有资源来源于互联网网友交流,只供网交流所用、所有权归原权利人,如有关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告之,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删除! 邮箱:hchchc03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