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位私募掌门人最新研判:2025年A股有望震荡向上,关注科技创新和内需板块
2024年三季度末,资本市场出现一波强力回升,12月中旬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稳住楼市股市”,市场情绪得到明显提振,2025年股票市场将何去何从?有哪些投资机会?对此,中国基金报记者采访了聚鸣投资董事长刘晓龙,进化论资产创始人、首席投资官王一平,合远基金总经理管华雨,深圳红筹投资总经理、投资总监邹奕,沣京资本董事长高波和神农投资总经理陈宇。
聚鸣投资董事长刘晓龙:重点关注中央财政发力方向,行业监管政策转向的龙头企业,具备高定价权业务的高股息企业,景气度高的细分成长领域。
进化论资产创始人、首席投资官王一平:当下的市场处于有一定赔率和一定概率的位置。但是明年也应该注意各种风格的切换,市场整体可能是震荡向上的,但把握对风格才是获得超额收益的关键。
合远基金总经理管华雨:关注2025年的两会,可能会对内需有更大的支持举措,重点关注支持方向以及落实情况;还关注特朗普任职后所出政策,以及AI应用和新的智能终端的发展情况。
深圳红筹投资总经理、投资总监邹奕:展望2025年,主要基于几条线索对行业板块跟踪判断:政策刺激的力度范围、行业复苏的进展和力度、新质生产力相关行业的供需变化、产业转型升级的进度、中美经贸及政治博弈关系的变化、中美权益市场变化等。
沣京资本董事长高波:我们认为现在市场处在消化前期过高预期、等待基本面恢复的过渡阶段。如果政策发力明显有效,市场将会转入以基本面驱动的下一阶段行情,不少公司仍然具备明显的吸引力。
神农投资总经理陈宇:年初对2024年的市场做出了预判——最大的风险是踏空,判断整个市场大概率会呈现触底反弹甚至是反转的态势,因此我们在仓位方面持续保持满仓,聚焦科技、医药、消费三个赛道,特别是创新药的重大投资机会。
2025年展开第二波行情概率较大
中国基金报:2024年9月底,A股、港股上演一波剧烈上涨行情,而后陷入震荡,你认为市场目前处于什么阶段?是否会上演第二波行情?
陈宇:我们认为市场已经脱离了底部区域,开始呈现震荡上行的趋势。今年市场演绎了第一波反弹行情,经过比较充分的盘整之后,明年展开第二波行情的概率比较大。
刘晓龙:目前处于前期政策效果观察期及明年政策预期兑现的等待期,叠加前期市场暴涨,总体而言许多个股定价已然透支未来,但基本面跟进不可能同步,因此,年底赚钱效应不强。至于能否上演第二波行情,要看明年的政策力度。
高波:目前股票风险溢价回归到历史平均水平,成交额和换手率所指示的市场情绪也恢复到相对正常状态。现在市场处在消化前期过高预期、等待基本面恢复的过渡阶段。如果政策发力明显有效,市场将会转入以基本面驱动的下一阶段行情,不少公司仍然具备明显的吸引力。如果基本面恢复相对乏力,市场也不太会有太大幅度的风险偏好收缩,将可能以时间换空间的方式震荡运行。
管华雨:政策托底经济、地产以及资本市场的意图明确而坚定,因此,经济和股市出现不可控尾部风险的概率基本消除。另一方面,政策短期托底有力,中期着重于高质量发展、科技强国、自主可控的方向没有发生变化。
经历了9月下旬的快速修正,估值的合理修复大体完成。未来一个阶段,我们将观测持续出台的各项政策力度和节奏,推演和把握实际效果,由此找到基本面强势的产业和公司,通过企业业绩成长的结构性机会获取投资收益。如果出现超预期的财政货币政策扩张,我们将快速提高仓位。
邹奕:基于大国崛起、制造业基础、经济周期阶段、改革与刺激政策力度等要素判断,我们对中国经济复苏有信心。基于股市改革举措、开放举措、居民财富积累、企业竞争实力、估值分位等要素判断,我们对中国股市的长期发展充满信心。
基于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潜力、目前中国资本市场的估值水平,以及中国产业升级及居民消费升级的空间,我们认为中国市场在较长的时间具备能提供8%~10%的年化复合投资回报的大贝塔,这是长期经济增长、企业盈利增长和股东回报增长带来的扎扎实实的回报。
王一平:在今年9月底这波行情启动初期,我们曾公开发表过观点,用火箭的三级推进系统来类比市场接下来可能的发展节奏:第一,由央行借贷便利带来的流动性和市场低估值联合演绎带来的估值底;第二,在股市上涨带来的财富效应,以及消费以旧换新、房贷存量置换等措施“组合拳”带来的消费复苏等多因素的合力下,通缩螺旋预期存在被打破的可能性,这一点还需要观察;第三,如果市场估值修复、消费复苏,制造业也迎来行业拐点,那么,制造业产能出清会带动经济环境改善,但这种出清可能还需要一年的时间确认。
目前,市场已经完成了“火箭”第一级的演绎,接下去第二级能否实现还需要观察经济基本面能否出现实质性的好转。
“稳住楼市股市”表述
有力提振市场信心
中国基金报: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稳住楼市股市”,这对于楼市、股市意味着什么?
管华雨: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对于经济企稳回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中期看,经济和资本市场持续走牛有赖于市场主体的信心恢复,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梳理了各种堵点,并提出明确的针对性措施,助力市场信心恢复。
王一平:这一轮反弹背后的关键因素是决策层对经济的定性和政策态度的转变,“稳住楼市股市”的表述进一步表明决策层对经济的托底决心。对于股市而言,这意味着向下空间有限,但向上还需要经济的实质性回暖。
陈宇:目前中国经济面临转型,对外出口、国际关系等方面也处在较强的博弈状态,内需消费成为非常重要的抓手,楼市和股市作为关乎居民消费能力的两个主要资产项就显得尤为重要,稳住楼市和股市对当前整个宏观经济是非常有益的。
邹奕: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居民财富的增减会直接影响其消费意愿。当前,稳住资产价格及居民的消费信心刻不容缓,我们认为中央提振市场的决心是空前的。大类资产市场的发展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与周期特性,相比楼市,权益资产能更好地反映中国经济和国民需求的长期发展空间,而且估值水平有很大的优势。我们看好股市的长远发展,看好居民长期资产配置偏好从房地产向权益资产倾斜的长期趋势。
高波:资产价格的预期和变动对于投资、消费都有非常大的影响。我们看到居民收入预期、消费者信心指数与房价密切相关,2016年至2020年房价稳定上涨,居民整体消费升级的趋势也很明显,而近几年房价调整,居民消费信心也在下降。我们认为保持资产价格的稳定甚至健康上涨,对于提升企业投资信心、增强居民消费意愿都有重要意义,稳住房价、引导股票价格健康运行是宏观政策应该精准着力的方向。
刘晓龙:稳住楼市股市,本质上是在未来外部环境充满不确定的条件下,更需要防范由房地产或股市下行可能引发的系统性风险和内需冲击。我们绕不开房地产对经济的显著影响,托底楼市是一个必选项。当下能够帮助楼市企稳的关键操作在货币宽松程度,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房租收益率、股息率都是大类资产定价的锚,如何调节这些资产收益率的比价关系从而引导货币流动方向,是我们需要重点观察跟踪的。另外,对于股市,可以预期的是会有更多有形之手来防止市场出现大幅波动的情形,后续国家会有更多配套的长线资金以各种形式进入市场,市场总体向下的风险应该不大。
2025年A股有望震荡向上
中国基金报:你对2025年的经济形势和股票市场走势作何预判?
王一平:明年市场整体可能是震荡向上的,但把握对风格是获得超额收益的关键。明年聚焦的重点在于经济是否能实现实质性的复苏,这需要关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广义赤字率提升6%以上从而带动PPI和ROE回升;二是落后产能的淘汰出清加速;三是消费刺激加码;四是资产负债表不再缩水,房价稳定;五是科技创新有突破,如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等。
邹奕:展望2025年,我们预判经济层面为温和复苏的态势。一方面,传统经济与房地产相关的行业受益于政策托底举措,有望触底;另一方面,在政府和企业的持续培育和投入下,各项新质生产力会不断迸发出新的成果,如人工智能应用、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创新医药和医疗器材、低轨卫星通讯、新能源车及智能驾驶等诸多领域,会展现出新的经济增长点。
管华雨:未来两年,无论是跟宏观经济相关的子行业和企业,还是新产业方面的投资机会,都会更加丰富。
高波:我们认为宏观政策已经明确发力。一方面,通过总量和改革政策拉动需求;另一方面,通过创新和出清来调整供给,2025年应该是经济缓慢回升的过渡时间。我们预计2025年股票市场表现会比较温和,市场已经不是极度低估、极端悲观的环境,场外一定规模的增量资金带动市场情绪,而在经历了预期明显领先于基本面的局面之后,市场会从指数总量下沉到更微观的行业和公司。
陈宇:相较于2024年,我们认为2025年的股票市场点位大概率会创出新高,整个股市大概率会在2024年的箱体上沿以上运行,市场会在3000点到4000点甚至4500点之间宽幅震荡。
刘晓龙:具备股东回报的高股息板块会有不错的表现。当然,具备基本面支撑的成长股从来不会在流动性宽松的市场下缺席主角的位置。很大一部分和宏观经济相关的股票表现确实有赖于外部环境的改善和国家产业政策的力度,目前准确预判难度很大,只能说这类股票从筹码结构、估值等角度具备一定安全边际,大幅下行的风险较小。
保持中高仓位运作
分散均衡配置
中国基金报:在2024年末,公司的股票仓位如何?布局在哪些板块和领域?
刘晓龙:我们的股票仓位中等,布局在商业模式较好、具备经营韧性同时可以受益于宏观改善的领域。
管华雨:目前仓位有八九成,一是电网设备和新能源风电板块;二是信息技术,包括互联网、消费电子、通信等;三是有色金属、汽车和汽车零部件、食品饮料等。
邹奕:今年一直保持较高的股票仓位,投资方向主要集中在发展态势积极向上、有很强进取精神及市场掌控力的各大行业龙头公司,以及在细分领域有突出优势、有强大发展空间的成长性企业,行业层面较为均衡。
陈宇:我们保持较高仓位,关注科技、医药和消费三个赛道。2025年,我们的布局将更为均衡和分散,期待三个赛道能“三线开花”。
明年关注科技创新和内需板块
中国基金报:2025年,关注哪些板块和领域的投资机会?
刘晓龙:重点关注受益于中央财政发力方向、行业监管政策转向的龙头企业,具备高定价权业务的高股息企业,以及景气度高的细分成长领域。
尤其是前两类机会,因为定价还不够充分,其中,第一类企业市场没有给太多预期,一旦政策礼包落地,企业有望大幅修复资产负债表,恢复盈利能力,赔率较大。
高股息主要是替代现金的选择,在转向股权财政的背景下,叠加国内更为宽松的货币环境,这类企业具备提升估值的可能,也不会有太多向下风险。
景气度高的行业交易略拥挤,但因为比较稀缺,叠加流动性宽松,在估值没有大幅泡沫化之前,股价大概率震荡向上。
管华雨:一是出海相关的企业,包括电网设备、汽车配件、信息技术等领域,优选出海历史比较长、在海外已有成功运营经验的企业,挑选拥有全球刚需品类产品的企业,尽力规避对美国出口敞口比较大的企业。
二是科技创新领域,密切跟踪龙头企业的进展、竞争格局的变化。
三是扩内需方向,扩大内需是未来政策的重点,今年四季度到明年有望见底回升,布局食品饮料、家用电器等领域有新品类、成长空间大、利用率好的企业,以及部分消费建材类企业。
四是有色资源、电解铝等产业供给约束非常大,如果供求发生错配,只能通过价格去调节;部分金属这几年价格易涨难跌,能源转型和电气化对部分金属的消耗增长是刚性的。
邹奕:结合跟踪评估政策刺激的力度范围、行业复苏的进展和力度、新质生产力相关行业的供需变化、产业转型升级的进度、中美经贸及政治博弈关系的变化、中美权益市场变化等因素,对长期跟踪的成熟产业、优势产业与未来产业中的龙头公司组合进行调整和管理。
陈宇:首选创新药,从风险收益比角度看,过去五年生物医药指数几乎没有上涨,风险已被充分释放,而诸多利好和企业的内生增长远没有体现在股价中,我们判断2025年创新药会带来风险更小而涨幅更大的投资机会;二是看好智能电动车、人形机器人等中国的强势项目;三是消费,明年依然会有强有力的政策进一步激发消费,持续看好以线下零售为代表的整体零售业的表现。
高波:我们目前保持中性仓位,看好几个方向:一是需求有强贝塔的细分行业,分布在科技和消费等领域,依据景气数据把握投资节奏,如AI等已经看到大规模产业爆发的赛道、技术进展逐步接近产业化阶段的产品,以及新的模式或产品带动消费意愿大幅提升的消费品类;二是需求是弱贝塔的行业,主要看供给端的格局变化和盈利弹性,预计2025年会有一些周期性行业基于格局改善提价、产能利用率提升、建设产能投放,盈利展现出巨大弹性;三是寻找第二增长曲线、并购重组、回购分红提升等公司自身阿尔法。
制作:小茉 编辑:张洁 审核:木鱼
版权声明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