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科技交相辉映,会产生怎样的震撼效果?1月17日,“元舞际·跨越2024”原创舞蹈专场演出将亮相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实验剧场,结合AI技术与舞蹈表演,打造沉浸式交互体验。“元舞际”是由上海歌舞团为青年艺术家打造的原创舞蹈品牌,将舞者的身体律动转化为视觉语言,创造多元融合的前沿艺术作品。
1月15日晚,记者赶到剧场探班,恰逢“元舞际”开场舞蹈《入梦》的合成彩排,这是上海歌舞团荣典·首席演员王佳俊与AI的首次合作。纱幕遮蔽舞台,化作一块巨大画板,其上是由多媒体投影勾画的宇宙图景。一束追光刺破浩瀚“星空”,照见纱幕背后的身形——王佳俊舒展双臂,拥抱以动态捕捉、人工智能等技术创造出的“光能星球”。这一刻,舞者与AI的“亲密接触”被具象化了。
与AI“共舞”初体验
“跳一支5分钟的舞,没想到会那么累!”排练间隙,王佳俊坐在舞台边,回味与AI“共舞”的初体验。“与科学家携手创作《入梦》的方式非常新鲜,既不同于尽情挥洒的独舞,又区别于讲求配合的双人舞。拥抱新技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舞台体验。我希望这个‘梦’不要醒,这套AI系统还能持续升级。”
秉持“艺术与技术对话”的创作理念,上海歌舞团与上海交通大学倪冰冰教授团队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创新“元舞际”专场演出的舞台呈现。据倪冰冰教授介绍:《入梦》利用人工智能进行动作提取并生成数字人特效的算法,通过动作捕捉和深度学习技术,实现虚拟与现实之间的实时互动。在理想状态下,这种深度融合可以让“AI光球”与真实演员实现无缝连接。
踏上新路,意外总会不期而至,《入梦》亦不例外。舞台上,王佳俊身处的位置看似在广袤宇宙,实际上人与纱幕之间仅相隔30公分。“距离这么近,我几乎看不清纱幕上的画面,只能跟随音乐和光影的变化起舞。”他一边比划着,一边对记者说:“有一点像无实物表演,需要精准控制每一个动作的节奏和幅度。”为了找准“光球”的位置,王佳俊还请同事帮忙拍摄了真人与AI合练的舞台影像,以便针对性地调整细节。
为了这一段5分钟的舞蹈,仅1月15日晚间的合成彩排就超过三个小时。期间,“元舞际·跨越2024”导演汪起正一直站在控制台,与舞者和技术团队反复沟通。在他眼里,《入梦》已经超越舞蹈本体,成为多元跨界的综合性视觉艺术。“‘元舞际’迈出了与AI共舞第一步,这是一次很大胆的尝试。我们利用高科技实现虚实互动,呈现全新的舞台语汇。这两天,AI模型还将不断打磨扩展,力求获得更好的舞台效果。”
展示年轻力、创造力
记者探班时看到,尽管系统配备了4090显卡,但“AI光球”受到算力限制,舞台呈现偶有延迟、跳帧。“这些瑕疵恰恰证明了舞者与AI的对话是实时的、真切的。”汪起正表示,在《入梦》的排演过程中,创作团队克服对话障碍的不断尝试,代表着人类对于新知的不懈追求。“这正是‘元舞际’以‘艺术与科技对话’为主题的涵义。”
舞台搭载AI技术,全新应用的实际落地要解决哪些问题?“在合练中,我们发现实验环境与剧场现状存在差异,比如舞台灯光昏暗、演员与摄像头距离较远等,都会影响‘AI光球’与舞者之间的动作同步。”倪冰冰教授团队成员、上海交通大学陈烨博士全程参与此次合作,他透露:“通过优化算法,基本解决了低光环境下的定位、多媒体投影的干扰等问题。未来,特效设计、舞蹈编排与人工智能技术将更紧密地融合,打造适配的剧场环境,进一步提升舞台效果和观众体验。”
近年来,上海歌舞团连续出品《朱鹮》《永不消逝的电波》《李清照》等“现象级”舞剧,从不同维度探索中国舞剧发展之路,培养出一批优秀的青年舞蹈演员、编导和舞美工作人员。他们参与到每一次创排、演出,在大戏中磨炼技艺,在生活中攫取灵感。“元舞际”就诞生于这样的艺术生态之中。“‘元舞际’是上海歌舞团展示‘年轻力、创造力’的平台,是培育青年艺术家的土壤,助力中国舞蹈多元、多样、多维发展。”上海歌舞团团长王延表示:“我们将坚持创新、创意、创造,推进艺术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探索文化新质生产力的落地应用。”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