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首个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随访门诊落成

时间:2025-04-10 22:27:50    来源:来源: 中新网     阅读量:16398次    

上海市首个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随访规范化管理示范中心(下称:示范中心)10日正式设立,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随访门诊(简称“随访门诊”)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正式落成。

据悉,随访门诊将围绕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这一常见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并发症,针对术后随访管理难、并发症诊治不及时等核心痛点,通过早筛、早诊、早治的策略以及全流程的规范化管理流程,帮助患者更早拥抱移植后高质量生活。

近年来,中国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量不断增加,移植是关键一步,移植后cGVHD等常见并发症是患者术后生活甚至生存的难题。cGVHD俗称“慢性排异”,30%-70%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术后都存在发生cGVHD的风险,会累及皮肤、指甲、口腔、眼睛、关节筋膜或骨关节、胃肠道、肝脏、生殖器等多个组织和器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晚期非复发性死亡的首要原因。

据悉,近年来,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科每年完成移植数量近300例,是上海规模最大的移植中心之一。“慢性排异和原发疾病复发问题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面临的两大挑战。cGVHD早期症状多样且不典型,容易漏诊误诊。”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科主任宋献民教授表示:“随访门诊的开设,就是希望能帮助患者提高‘早筛、早诊、早治’的意识,把握好早期管理的黄金窗口。”

他说,在治疗层面,cGVHD的治疗要以实现免疫稳态和逆转纤维化为核心目标,其中,尽早建立免疫耐受以维持免疫稳态能够帮助患者在治疗cGVHD的同时,保留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降低原发肿瘤的复发概率。宋献民教授表示:“另外,对于已经纤维化的组织和器官,我们也希望能够有效逆转纤维化。”

数据显示,当前超过一半的cGVHD患者在接受一线标准治疗后,仍需二线或更后线的治疗,患者对于更具有针对性的创新疗法存在巨大的需求。目前二线治疗既有甲氨蝶呤、吗替麦考酚酯等传统药物,又有近年来出现的JAK抑制剂、BTK抑制剂、ROCK2抑制剂等靶向药物。

“本次示范中心设立及随访门诊落成后,我们将结合院内移植领域的经验模式,为cGVHD患者提供覆盖诊前、诊中、诊后全流程的规范化管理服务,帮助患者提升生存质量。同时,我们也将以点带面地带动区域协同发展,推动华东地区造血干细胞移植诊疗水平的提升,助力全方位完善中国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管理生态圈。”宋献民教授表示。

-->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热门资讯
推荐图文
文章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本站所有资源来源于互联网网友交流,只供网交流所用、所有权归原权利人,如有关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告之,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删除! 邮箱:hchchc03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