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春节假期是人们走亲访友、文化消费、外出旅游的高峰期。今年,多地春运旅客创下历史新高。
据媒体报道,1月26日到2月9日,深圳铁路春运节前15天共计到发旅客804.5万人次,同比增长47.0%,创历史新高。其中,发送旅客580.8万人次,同比增长32.9%;到达旅客223.7万人次,同比增长103.3%。
2月9日,2024年春运节前15天,广铁集团累计到发旅客达5350万人次,同比增长46%,创节前春运客流历史新高。
每逢长假,民众对于意外伤害保障的关注度也随之增加。针对不少小伙伴询问假期保险保障问题,券商中国记者特地整理了入门意外险指南。
人生第一张保单——意外险
意外险被普遍认为是人生必须拥有的第一张保单,主要保障意外风险。
意外事故后补偿的途径一般有三种:一是肇事方补偿;二是受害方曾自购寿险或者意外险,根据合同条款得到相应赔偿;三是其他方式。保险人士建议,每个人都应做好风险评估,依据风险暴露购买保险。
从性价比来看,意外险可以通过有限的成本转移更大风险,充分发挥保险的杠杆功能。这类保险产品价格一般不贵,几百元就能买到百万元甚至千万元保障,保费撬动的保障杠杆达到千倍甚至万倍以上。
券商中国记者查询保险机构互联网渠道在售意外险了解到,目前意外险种类繁多,包括短期意外险、一年期意外险、全家共享意外险、中老年人意外险、航空意外险、道路交通意外险、驾乘意外伤害保险、电瓶车意外险等。
例如,某公司一款短期意外险,承保年龄在3—65岁,职业类型为不从事凶险工作的1—4类职业人员,保险期间20天,36.01元可以覆盖的保障内容包括:最高1万元意外伤害医疗保险、最高10万元身故伤残保险责任等。
除了综合意外险,市面上也有不少专项意外保险,包括专门针对航空风险的航意险,专门针对驾乘风险的驾乘意外险,专门针对旅行风险的旅行险等。
例如,某款在售航空意外险,15元可以购买最高保额1000万元的航空意外险。
旅游险有无必要?
那么有了意外险,还需要购买旅游险吗?
旅游险其实是专门针对旅游行程的短期意外险。旅游险的特点是对旅游过程中所发生的种种不测提供全方位的保障。除了意外伤害和身故保障外,一般还有紧急救援保障。
保障范围方面,比起普通意外险,其针对旅行中的风险保障更全面。一般来说,意外险可对意外伤害和身故风险进行赔付,但一般不含有高风险运动和紧急医疗救援服务条款。
券商中国记者在多份普通意外险中看到,被保险人从事高风险运动被排除在保险责任之外。
因此仅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不能完全覆盖旅游意外风险。如果旅行中明确有高风险运动,购买保险时需特别关注是否涵盖高风险运动意外保险责任。
意外险和医疗险有何区别?
意外险一般也含有医疗保险金,但保额通常较低。例如前述提及的综合意外险,最高只能提供5万元意外医疗保险,且仅保障因意外伤害事故需门诊或住院治疗发生的医疗费用。
如果要提高医疗保额和扩大保障范围,可以搭配一份医疗保险。目前各平台在售医疗险分类细致,包括长期医疗险、短期医疗险、住院医疗险、门诊险等,消费者可以根据需要选择。
其中,短期医疗险一般保障期一年,主要对意外和疾病导致的个人必要医疗费用支出进行补偿,实报实销。在一年内产生的属于保险合同约定的医疗费用支出,一般能在免赔额之外按保险合同约定比例得到报销。
与意外险只保意外风险不同,医疗险一般既保意外伤害也保特定疾病;意外险对意外导致的伤残和死亡给付保险金,医疗险则重在对相关医疗费用进行报销补偿。
医疗险一般有免赔额和等待期设置,且有严格健康告知要求。例如,券商中国记者查询一大型互联网平台在售一年期短期医疗险显示,等待期为30天,因意外伤害导致被保险人发生保险事故的,无等待期。这意味着,如果突发疾病少于30天等待期和不满足健康告知要求,这份短期医疗险无法满足保障需求。
需要注意的是,赔付杠杆率高的意外险、医疗险等入门险种虽然性价比看起来不错,但有长期保障缺陷,并不能替代长期保障型保险。例如,短期医疗险存在一旦产品停售无法续保的风险,因此如果预算足够,一般建议购买长期医疗险。
此外,购买保险一定要看合同条款。因为保险条款是所有理赔的依据,保险产品不同,条款可能有重大差异。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